经常有宝宝家长咨询:
“宝宝喝完奶就起红疹、拉肚子,是过敏吗?”
“牛奶蛋白过敏能治好吗?会不会影响发育?”
别慌!今天一篇说清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、防治方法和日常护理。
牛奶蛋白过敏是食物过敏的一种常见类型,孩子进食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后,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有害物质,引发一系列症状。这些症状包括但不限于:
皮肤反应:湿疹、荨麻疹、红斑、风团、面部红肿等;
消化不适:频繁呕吐、腹泻、便秘甚至便血;
呼吸道症状:咳嗽、喘息、打喷嚏、流鼻涕、鼻塞;
异常哭闹:拒奶、烦躁不安、体重增长缓慢等。
家长需特别注意的是,牛奶蛋白过敏与乳糖不耐受不同。乳糖不耐受的孩子主要表现为腹胀、腹泻,但无皮疹或呼吸道症状。而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则可能出现湿疹、呼吸道症状及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,严重时可影响生长发育。
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一般可通过了解病史、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来诊断牛奶蛋白过敏。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和皮肤点刺试验、斑贴试验、食物回避加食物激发试验等。
一旦确诊,家长不必过于慌张。母乳喂养的宝宝,母亲应回避牛奶及其奶制品至少两周。奶粉喂养的宝宝,则需在医生指导下停止使用普通配方奶粉,选择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替代治疗,至少持续6个月或至9-12个月龄。家长切勿随意尝试更换羊奶或豆奶,以免发生交叉过敏。多数孩子在1岁后过敏症状会缓解,90%的孩子在3岁前会自愈。在此期间,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,及时与医生沟通,共同制定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方案。
温馨提示:每个宝宝过敏程度不同,具体治疗方案请遵医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