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“感统”?感统是“感觉统合”的简称,是指大脑处理来自身体各个感官器官的信息,如:触觉、本体觉、前庭觉等,并对这些感觉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。人类只有经过感觉的统合,才能完成高级而复杂的认知活动。而感统训练是借助感统教具以游戏化的方式,提供给孩子丰富的、有趣的、科学的感觉刺激,从而提升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,帮助孩子更有效地参与日常生活学习。
那么为什么语言发育迟缓需要先感统呢?
因为触觉、前庭觉和本体觉的发育直接影响语言能力的基础功能。以下是具体机制及对应干预策略:
三大主干感觉系统对语言发展的核心作用
1. 触觉:决定孩子“敢说、主动说”
◦ 作用机制:触觉敏感或迟钝会导致孩子对外界刺激过度防御(如拒绝肢体触碰)或反应不足,影响社交互动意愿和情绪稳定性。触觉正常化后,孩子会更愿意通过语言表达需求。
◦ 典型表现:
▪ 触觉敏感:害怕陌生环境,语言表达退缩;
▪ 触觉迟钝:频繁触碰他人但语言交流少。
◦ 训练方案:
▪ 触觉脱敏:玩沙子、触觉球、触觉刷(每天20分钟);
▪ 社交游戏:角色扮演(如“超市购物”)激发主动沟通。
2. 前庭觉:决定孩子“认知、理解、逻辑”
◦ 作用机制:前庭觉负责整合视觉、听觉信息,影响语言理解和逻辑组织能力。前庭失调的孩子常因注意力分散导致语言指令接收不全。
◦ 典型表现:
▪ 听指令困难,答非所问;
▪ 语言逻辑混乱(如颠倒因果关系)。
◦ 训练方案:
▪ 前庭刺激:荡秋千、旋转游戏(每周3次,每次15分钟);
▪ 听动协调:听指令抛接球、跳格子。
3. 本体觉:决定孩子“发音清晰度”
◦ 作用机制:本体觉调控口腔肌肉和呼吸协调,直接影响发音清晰度。本体觉不足会导致构音器官控制力弱(如舌头僵硬、气息不稳)。
◦ 典型表现:
▪ 发音含糊(如“哥哥”说成“得得”);
▪ 语句短促、断断续续。
◦ 训练方案:
▪ 口腔运动:吹泡泡、嚼硬质食物(苹果条);
▪ 肢体协调:攀爬跑跳、推拉重物(强化肌肉控制)
⚠️⚠️注意⚠️⚠️早期干预的黄金期与效果
• 最佳窗口期:3-6岁是神经可塑性最强的阶段,持续3-6个月系统训练可显著改善70%以上儿童的语言能力
总结
语言发育落后的根源常在于感觉统合失调,而非单纯的语言训练不足。通过针对触觉、前庭觉、本体觉的专项干预,可激活大脑的语言处理功能,从底层修复语言发展的生理基础。家长需抓住黄金期,结合专业训练与家庭互动,帮助孩子实现语言能力的自然突破。
儿童康复科
普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是医院重点建设的特色专科,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点,科室目前设有儿童康复门诊、康复评估及康复治疗区,医疗环境优美舒适,设施齐全。
科室诊疗范围:
1、儿童语言障碍的评估与康复。
2、小儿脑瘫、运动发育迟缓及智力低下的评估与康复。
3、高危儿随访及干预。
4、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等行为发育异常的诊疗。
5、肌性斜颈的康复治疗。
6、步态异常(X型腿、0型腿、走路内八字、走路外八字、足内翻、足外翻、扁平足等)康复治疗。
咨询电话:0663-2165951后拨分机号码82110(儿童康复科)
姓名:赖陈三
科室:儿童康复科
职称:儿科副主任医师
职务:儿童康复科主任
出诊时间:周一至周五
专长:熟练掌握儿科疾病的诊治,擅长儿童神经发育,脑损伤高危儿早期诊断与干预,脑性瘫痪,运动发育迟缓,先天性斜颈,步态异常(X型腿、O型腿),智力低下,语言障碍,自闭症,多动症,抽动障碍等的评估和综合康复治疗。以及小儿呼吸、消化和过敏性疾病的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。
姓名:许树鸿
科室:儿童康复科
职称:执业中医师
专长:擅长脑损伤高危儿早期评估、干预及家庭康复指导。智力低下,语言发育迟缓,孤独症、脑损伤等儿童的针灸治疗。曾到江门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,在斜颈治疗和高危儿的早期康复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
姓名:温秋荷
科室:儿童康复科
职称:中医师
简介:本科学历,2018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,毕业后于广东省中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,曾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科、中医科进修学习,擅长针灸、小儿推拿等治疗。